《古典愛情》圓滿收官|瘋愛一場,滿座皆回響
4月20日晚,《古典愛情》在蜂巢劇場完成本輪最后一場演出,四天五場,全場爆滿。舞臺落幕,掌聲不止,演員謝幕多次,仍有觀眾久久不愿離席。有人起立鼓掌,有人紅著眼眶走出劇場——這場“愛到失控”的旅程,終于在雷鳴般的掌聲中落下帷幕。
繼《活著》和《第七天》之后,《古典愛情》是孟京輝與余華的第三度聯袂創作,也是他們“瘋狂現實主義三部曲”的 最終章 。
這三部作品分別描繪的是“活著”、“死著”,以及兩者之間。《活著》描繪人在苦難中倔強存活的荒誕命運,《第七天》則將目光投向死者、靈魂與意識的漂浮層,而《古典愛情》所置身的,是那段最模糊、最撕裂、也最無法命名的時空——人既未死透,也未真正活過。愛與痛、欲望與幻覺、記憶與幻滅交纏不清,像是介于夢魘與復活之間的中場地帶。
從首演開始,《古典愛情》就以其極致的風格、驚人的呈現力和撕裂感的情緒牢牢抓住了觀眾。它不是講愛情的甜,而是剖開愛情的深處,呈現它的混亂、反復、困獸般的掙扎。
極簡迷宮,瘋癲愛情
本劇改編自余華的同名小說,由孟京輝導演,空花組出演。原著講的是一個進京趕考的書生,遇上一位少女,兩人分別,重逢,復活,直到一切都失控為止。
舞臺設計沒有明確的空間界限,只有幾何結構、無色調、強光與影子堆疊出一個像是記憶殘片構成的迷宮。
演員的表演直接撕開了劇場與現實的間隔,沒有鋪墊、沒有情緒緩沖,仿佛一上臺就從極限情緒中爆炸開來。飾演柳生的陳育新以一人之力扛起整個敘事走向,奔跑、停滯、掙扎,每一步都像在與命運角力。飾演小姐惠的羅歡則像一道閃電,情緒在幾秒鐘內翻轉,或凝視,或咆哮,或沉默,她用近乎崩壞的方式將“復活”演成了一次精神的撕裂。飾演阮海闊的張弌鋮氣場逼人,臺詞如利器,步步逼近,把“復仇”說盡,把情緒說干。
群像調度精準而尖銳,聲音密度高,節奏推進快,有時一句話未落,動作已先一步刺入觀眾視野。整個表演節奏像一場隨時可能失控的儀式,也像一曲充滿雜訊的交響,每一聲都不安,每一下都不肯讓人躲開。
全劇最具突破性的,是“實時動態捕捉互動裝置”的引入。燈光、音效、影像隨演員動作、呼吸、語速而變。劇場不再是一個靜止的空間,而是與情緒同步跳動的“活體”。
我們被“愛”擊中的瞬間
自首演以來,《古典愛情》在社交平臺引發了大量討論,這是柳生與惠的故事在當代的回響,更是劇場熄燈后與觀演者最親密的綿延。對于每一份回音,我們珍視、靜聽、共鳴,以下是幾條我們精選的觀眾留言:
@戲劇作業
孟京輝是個戰士。在他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里,始終保持挑戰一切的姿態。小說《古典愛情》是對明代已降“私定終身后花園,落難公子中狀元”的古典小說的反叛與解構,話劇《古典愛情》則完成了對小說的解構。
@亢金龍
那吃人的片段,舞臺上沒有刻意的血腥,卻通過演員的表演、燈光音效的配合,把那種人在極端饑荒下的瘋狂與殘忍,清晰地呈現在觀眾眼前,深刻揭露了社會黑暗的一面。
@YangSeok
結尾的“飯桌戲”也令我印象深刻:滿桌佳肴,演員機械重復著夾菜動作,突然掀翻餐桌,碎片中露出寫滿“執念”的底襯。這場戲既呼應柳生三次趕考的無意義循環,也暗喻當代人困在物質豐裕與精神荒蕪的悖論中。當原著“走出執念”的禪意被解構成后現代的虛空,舞臺便成了存在主義危機的展覽館。
@格倫沃茨樹洞
個人非常喜歡現代的場面戲,呈現出了“現代”愛情的幾種形態,不斷的喜新厭舊、貌合神離與爭吵猜忌,而柳生癡情如一的“古典愛情”在其中是如此的不協調。一群人的煙花和一個人的守望,“驀然回首,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”如有具象,應如是。
@七七小兔子
說它“破”,是延續著孟式美學的暴戾凌亂感,高聳的書架,隨意擺放的書籍被踹得抖落,如迷宮的格擋參差錯落,泥土也堆在舞臺上,被不斷揚起,抹在身上…… 因為是古典與現代的情景堆疊起來的戲劇,整體內容也顯得“凌亂”,就讓人的神經被各種鋒利碎片穿透,無論是肢體語言,澎湃的語氣,和激烈閃爍的燈光。
五場結束,回響仍在繼續。《古典愛情》不是為了安慰誰而來,它只是用最鋒利的方式,證明了“愛”從來都不是一個安全詞。它不試圖修復,而是毫不留情地揭開。它不提供出路,只告訴你這條路本就充滿陷阱。但那些見過真相的人,再也無法回到夢里去:從頭至尾,從古至今,“愛情”都只是一場一個人的英雄主義。
瘋愛落幕,劇場重歸寂靜。但那些情緒中的淚痕、力竭后的顫抖、謝幕時的深深鞠躬,掌聲、歡呼,都將被銘記于心。而記住了光影和呼吸的我們,將帶著各自的殘片,回到真實的生活去。把不解釋的權利、被解讀的渴望,都還給下一次于舞臺上的相見。
攝影:killar B
《古典愛情》
北京|蜂巢劇場
2025.4.17-4.20
演職人員表
原著:余華
導演:孟京輝
舞美設計:張武
作曲:華山、王闖
燈光設計:鄧文
多媒體設計:GolemKIon VIII(德)
服裝造型設計:于磊
音樂總監:華山
道具設計:賈玉瑩
主演:陳育新、羅歡、張弌鋮、呂京、李智浩、田雨、劉爽、張功長、李靜怡、郭炳琨
現場演奏:EB Virus樂隊(華山、王闖)
舞臺總監:于磊
燈光設計助理:陳楠
舞臺監督:吳坡坡
燈光技術:李政
音響技術:黃澤龍、李金羽
多媒體技術:李震宇
舞臺技術:張濤濤、劉建豪
化妝:郭雅、羅圓
服裝:錢露、李迎新
導演助理:李華一
舞臺總監助理:賈玉瑩
制作總監:文榮華
制作統籌:曹上
執行制作:施潤、崔巧
宣傳總監:王好
宣傳:苗丹、王芷淳、徐唯嘉
設計:王藝學
紀錄片拍攝:陳旭人人
宣傳片拍攝:馬越
創意攝影:美國隊長 |